20 September, 2006

訪問: 月台第六期


04年夏天,我開始構思自己的書。我希望在18、19歲的時候做些什麼,因為媽媽就是18、19歲時偷渡來港的。我常常想,這個年紀,我可以做些什麼呢?結果我決定做一本自己的書,書名當時就有了,還想到很多可行的製作方法。


最初有朋友提議找出版社,於是我們就問了幾間,但我不喜歡平裝書的形式,太普通了;於是又想過申請藝發局資助,但申請需要交上作品作審閱,那時我還沒有太多作品,加上填寫申請表格又麻煩,於是便想到不如用花時間創作,並掙錢自資出版。


完成所有作品,並找朋友排版後,我們便找印刷廠。我們一共找過三間廠,A廠只印普通的平裝書,不接受實驗作品,談不來。B廠差一點就談攏了,但結果還是放棄,原因是我想做硬皮封面,那邊堅持硬皮封面一定要過啞膠,但我不喜歡。這事令人很沮喪,因為差一點就成功了,結果一個月後,我們找到陳湘記。


陳湘記比較開放,不過也有意見不合的時候。你看我的書,有些書頁上浮現陰影,其實這些部分是用我的sketch book複印時,產生的「過底」現象,內容則是我的日記,陳湘記覺得這樣太怪、太不合常理了,但我卻很喜歡,決意保留。


出版過程比想像中更多波折,常發生奇妙的事,而我就化身「災難承受者」。例如我本來打算想在新書發佈會前,為數十本書做特別包裝,但一直等不到書,後來速遞公司打來,告訴我們丟失了一箱書,結果書很晚才收到,我們只得即時包裝,令特別版的數目大減。


這書有一些部分,是從我的sketch book複印過來,跟原稿一模一樣,如果用平裝書的方式出版,成本並不高,但因為我不喜歡這麼普通,做下來結果超支兩倍。


這書的主題,正是書名:《因為愛,我們在一起》,選稿時,我根據主題,以及自己的喜惡來選。這書一共印了700本,我的期望是全部賣出去,並去到世上不同的角落(書裡幾乎沒有什麼文字)。


我想,自資的好處就是可以自己決定一切,有點專制的味道,但同時也得負上全責,這是好處也是壞事。例如我有些sketch是彩色的,但這書只有黑白色,有很多朋友問我為什麼不做彩色的書,這是因為印製彩色書十分麻煩,所以我決定從全單純的開始,這就是自資的好處。不過對我來說,即使結果出來一塌糊塗也沒所謂,因為全都是自己的意思。


編者按:
其實自資就是一場偷渡之旅,帶著有限的本錢,朝一無所知的方向進發,意外隨時發生,又有沮喪的時候,但卻同時能避過無數俗世和現實的關卡,到達充滿自由的理想境地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